宝宝咳嗽有痰时可通过拍背帮助排痰,拍背手法主要有空心掌叩击、由下至上轻拍、避开脊柱区域、餐前或餐后1小时进行、配合体位引流五种方式。
1、空心掌叩击将手掌弯曲呈空心状,利用腕部力量轻柔叩击宝宝背部。空心掌产生的震动能有效松动气管内痰液,避免手掌直接拍打导致皮肤疼痛。叩击力度以宝宝不哭闹为宜,单次持续3-5分钟。
2、由下至上轻拍从宝宝背部下方肋骨边缘开始,沿肺叶走向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规律拍打。该手法符合支气管解剖结构,能促进痰液向大气道移动。家长需注意保持节奏均匀,每秒约2-3次。
3、避开脊柱区域拍背时应避开脊柱和腰部,重点叩击肩胛骨下方及两侧肺部区域。脊柱附近有重要脏器,不当拍打可能引起不适。家长可将宝宝竖抱,使其头部靠于肩部再进行操作。
4、餐前或餐后1小时选择餐前或进食后1小时拍背,可减少呕吐风险。咳嗽剧烈时立即拍背可能引发呛咳,建议先安抚宝宝情绪。每日可进行3-4次,痰多时适当增加频次。
5、配合体位引流根据痰液部位调整体位,如痰在肺上部可取坐位,肺下部采取头低臀高位。拍背时用枕头垫高宝宝髋部,保持气道通畅。体位引流能增强拍背效果,但单次不宜超过10分钟。
家长操作时需观察宝宝反应,若出现面色发绀、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适当补充温水稀释痰液。如痰液黏稠发黄、咳嗽持续超过1周或伴有发热,应及时就医排查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日常避免接触冷空气和二手烟,6个月以上婴儿可饮用少量梨水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