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肿可能由长时间站立、静脉回流障碍、肾脏疾病、心脏功能不全、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抬高下肢、穿戴弹力袜、控制盐分摄入、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缓解。
1、长时间站立:
长时间保持站立姿势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组织液渗出增多形成水肿。建议每1-2小时坐下休息,适当活动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休息时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
2、静脉回流障碍: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影响血液回流,表现为晨轻暮重的凹陷性水肿。穿戴医用弹力袜可提供梯度压力支持,严重者需进行静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3、肾脏疾病:
肾功能异常会导致水钠潴留,常见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等疾病,多伴有眼睑浮肿和蛋白尿。需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500毫升以内,严格控制食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
4、心脏功能不全:
右心衰竭时体循环淤血可引起对称性下肢水肿,通常伴随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要规范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同时治疗原发心脏疾病。
5、药物副作用:
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激素类药物等可能引起水钠潴留导致下肢水肿。出现药物相关性水肿应及时就诊,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应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控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选择透气舒适的鞋子。适当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不增加下肢负担的运动,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双脚。若水肿持续超过3天不缓解,或伴随呼吸困难、尿量减少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心肾疾病。定期监测血压和尿常规,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