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后缩短可通过卧床休息、牵引治疗、内固定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后缩短通常由骨折移位、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疏松、创伤性关节炎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早期需严格卧床避免患肢负重,减轻骨折端压力。使用防旋鞋或外展支架固定患肢,防止骨折端进一步移位。卧床期间应定期翻身预防压疮,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卧床时间通常需要6-8周,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2、牵引治疗对于轻度缩短的稳定性骨折,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维持肢体长度。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的1/7-1/10,持续4-6周。牵引期间需每日检查牵引装置有效性,观察足趾血运和感觉。可与手法复位配合使用,但需注意过度牵引可能导致骨折端分离。
3、内固定手术中青年患者首选空心螺钉或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需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精确复位,恢复颈干角和前倾角。术后早期部分负重,3个月后逐渐完全负重。可能发生螺钉切割、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需定期随访至骨折完全愈合。
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5岁以上移位骨折患者建议直接行关节置换,避免长期卧床并发症。根据年龄选择双动头半髋或全髋置换,术后1-3天即可下床活动。需预防假体周围骨折、深静脉血栓等风险,术后避免过度屈髋内旋动作。
5、康复训练骨折愈合后需系统康复恢复髋关节功能。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逐步过渡到直腿抬高、髋外展训练。借助助行器渐进性负重,配合水疗、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康复周期通常3-6个月,需定期评估步态和肌力恢复情况。
股骨颈骨折后缩短患者需保证每日钙800mg和维生素D400IU摄入,多食用牛奶、鱼类等富钙食物。康复期避免剧烈跑跳运动,使用拐杖辅助行走至步态完全正常。定期监测骨密度,预防再次骨折风险。出现患肢疼痛加剧或活动受限需及时复查,排除内固定失效或股骨头坏死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