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12对部分类型的失眠可能有一定辅助改善作用,但效果因人而异。维生素B12主要通过调节褪黑素分泌、改善神经功能、纠正营养缺乏、缓解焦虑情绪、优化睡眠节律等途径影响睡眠质量。
1、调节褪黑素:
维生素B12是合成褪黑素的重要辅酶,褪黑素作为人体天然睡眠激素,其分泌节律直接影响入睡时间。临床观察显示,昼夜节律紊乱型失眠患者补充维生素B12后,夜间褪黑素峰值出现时间可能提前,有助于重建正常睡眠-觉醒周期。
2、营养神经:
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感觉异常、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干扰睡眠。补充足量维生素B12可修复神经髓鞘结构,改善神经传导功能,减少因躯体不适导致的夜间觉醒。
3、纠正贫血:
恶性贫血患者常伴随维生素B12缺乏,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引发组织缺氧,可能出现心悸、气促等影响睡眠的症状。通过补充维生素B12纠正贫血后,机体氧合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可能相应提升。
4、缓解焦虑:
维生素B12参与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合成,长期缺乏可能加重焦虑抑郁情绪。临床试验发现,合并情绪障碍的失眠患者在接受维生素B12补充后,部分人群的睡眠潜伏期缩短,可能与情绪状态改善有关。
5、调节生物钟:
维生素B12作为甲基化反应的重要辅因子,可能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来调控生物钟基因表达。针对轮班工作者和跨时区旅行者的研究显示,维生素B12注射有助于更快适应新的作息时间。
建议存在维生素B12缺乏风险的人群如长期素食者、胃肠术后患者、老年人可检测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确诊缺乏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补充。日常可通过摄入动物肝脏、鱼类、蛋奶等食物获取维生素B12,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对改善睡眠质量同样重要。若失眠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或伴随日间功能损害,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