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肌肉萎缩是由肌肉组织体积缩小、功能减退引起的,常见原因包括神经损伤、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疾病或衰老等。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营养补充、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
1、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是肌肉萎缩的常见原因之一,如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病变等。神经信号无法正常传递到肌肉,导致肌肉无法正常收缩,逐渐萎缩。治疗方法包括神经修复手术、电刺激疗法和物理治疗。电刺激疗法通过电流刺激肌肉收缩,帮助维持肌肉功能。
2、缺乏运动
长期卧床或缺乏运动会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肌肉需要定期活动以维持其体积和力量。康复训练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训练。被动运动适合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主动运动和抗阻训练则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
3、营养不良
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会导致肌肉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从而引发萎缩。饮食调整是关键,建议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鱼类、豆类和瘦肉。同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有助于肌肉健康。
4、疾病或衰老
某些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多发性硬化症等会直接导致肌肉萎缩。衰老也会使肌肉逐渐流失。药物治疗如利鲁唑可用于延缓疾病进展,激素治疗则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对于衰老引起的肌肉萎缩,抗阻训练和蛋白质补充是有效的干预措施。
肌肉萎缩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早期干预和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