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好血糖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肾脏功能,而良好的血糖管理能显著降低其发生概率。
血糖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持续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内高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异常,进而引发肾小球硬化、蛋白尿等病理改变。通过饮食控制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比例,有助于维持血糖稳定。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可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遵医嘱使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或胰岛素注射液,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合理范围。定期监测血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能早期发现肾脏损伤迹象。对于已出现微量蛋白尿的患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可延缓病情进展。
除血糖外,还需综合管理其他危险因素。保持血压低于130/80毫米汞柱能减轻肾脏负担,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有助于血压控制。戒烟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超重者通过适度减重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建议将体重指数维持在24以下。每年进行肾功能检查和眼底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出现水肿或夜尿增多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完善尿蛋白定量和肾脏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