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肝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囊肿性疾病,主要包括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和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表现为肝脏和肾脏多发囊肿形成。
1、遗传因素:多囊肝多囊肾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与PKD1、PKD2基因相关,常染色体隐性多囊肾病与PKHD1基因相关。治疗需定期监测囊肿进展,必要时行囊肿减压术或肾脏替代治疗。
2、囊肿生长:囊肿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大,压迫正常肝肾功能组织。可表现为腹痛、高血压、肾功能减退。治疗包括控制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药物可用托伐普坦、生长抑素类似物。
3、并发症:疾病进展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终末期肾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囊肿感染、出血、尿路结石。需针对并发症治疗,如抗生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4、系统损害:除肝肾外,可能伴发颅内动脉瘤、心脏瓣膜病变。需定期进行头颅MRI、心脏超声检查。治疗包括动脉瘤栓塞术、瓣膜修复术。
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囊肿破裂,定期复查肝肾超声和肾功能指标,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