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骨折复位后火辣辣的痛可以通过冷敷、药物止痛和适当休息缓解,疼痛通常由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引起。骨折复位后,局部组织受到机械性损伤,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和炎症介质释放,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同时,复位过程中可能对周围软组织造成牵拉或压迫,进一步加剧不适。
1、冷敷是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复位后24-48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敷包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同时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疼痛。
2、药物止痛是常用的治疗手段。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生成,缓解疼痛和肿胀。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或可待因,但需注意其成瘾性和副作用。局部外用药如扶他林软膏或辣椒素贴片也可辅助止痛。
3、适当休息和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疼痛。骨折复位后应避免过早活动,以免加重组织损伤。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可以促进静脉回流,减少局部肿胀和压力,从而缓解疼痛。
4、物理治疗在疼痛缓解后可以逐步引入。超声波治疗、低频电刺激等方法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减少慢性疼痛的发生。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骨折复位后的疼痛是正常现象,但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红肿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大多数患者的疼痛可以在数天内得到缓解,并逐步恢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