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肾炎患者需注意控制饮食、规律作息、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及避免肾毒性药物。肾炎可能由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水肿、血尿等症状,需结合临床治疗与生活管理。
1、控制饮食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减少豆类等高嘌呤食物。合并高血压或水肿时需严格控水,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可能加重肾小球滤过负担。
2、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每周3-5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免疫功能紊乱,加重肾脏炎症反应。
3、预防感染注意会阴部清洁,每日更换内裤并用温水清洗。避免憋尿,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呼吸道感染期间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药物。反复尿路感染可能诱发肾炎急性发作。
4、定期复查每3-6个月检测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观察尿蛋白、肌酐等指标变化。备孕或妊娠期需增加至每月复查。病情稳定期突然出现泡沫尿或下肢水肿需立即就医。慢性肾炎可能伴随贫血或电解质紊乱。
5、避免肾毒性药物禁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慎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中药需避免关木通、广防己等含马兜铃酸成分。造影检查前需评估肾小球滤过率,必要时使用生理盐水水化治疗。
日常可选用荠菜、冬瓜等利水食材煲汤,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冬季注意腰部保暖,夏季空调温度不宜低于26℃。出现持续发热、少尿或血压超过160/100mmHg时,应立即至肾内科就诊。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延缓病情进展,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