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服用退烧药后出汗可通过保持皮肤清洁、补充水分、调节室温、更换衣物、观察体温等方式护理。
1、清洁皮肤:
出汗后需及时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等褶皱部位,避免汗液刺激引发痱子或皮肤感染。动作需轻柔,选择纯棉毛巾减少摩擦,擦拭后待皮肤自然干燥,不可用力拍打或使用酒精类产品。
2、补充水分:
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应少量多次喂食温开水或口服补液盐。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肾脏负担。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需加强补水。
3、调节环境:
将室温控制在24-26摄氏度,湿度维持在50%-60%。避免直吹空调或风扇,可采用间接通风方式。出汗后忌立即进入低温环境,防止温差过大引发寒战。
4、更换衣物:
汗湿的衣物需及时更换为纯棉透气的宽松款式,腰腹部需重点保暖。夜间睡眠时可垫吸汗巾于后背,每2-3小时检查一次衣物湿度。新换衣物建议预先烘暖至接近体温。
5、监测体温:
出汗后30分钟复测腋温,若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可减少护理频次。持续监测24小时体温变化,出现反复发热或出汗不止需就医。观察是否伴随嗜睡、呕吐等异常症状。
护理期间可准备米汤、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代谢负担。退热后48小时内不宜剧烈活动,保持安静休息。夜间睡眠时适当抬高头部,使用透气性好的荞麦枕。若室温过低可穿戴纯棉袜保护足部,但忌过度包裹影响散热。出汗后2小时内避免洗澡,可用温热湿毛巾局部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