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阴道炎主要由雌激素水平下降、局部抵抗力降低、卫生习惯不良、病原体感染及慢性疾病诱发等因素引起。
1、雌激素下降: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导致雌激素分泌锐减,阴道黏膜变薄萎缩,糖原含量减少使乳酸杆菌难以存活,阴道pH值升高至6-8,局部微环境失衡是发病基础。可通过局部使用雌三醇软膏改善症状。
2、局部抵抗力弱:
老年女性阴道壁弹性纤维减少、血流供应不足,黏膜损伤后修复能力下降。同时阴道分泌物减少导致自净作用减弱,难以有效冲刷病原体。建议每日温水清洗外阴保持清洁。
3、卫生管理不当:
使用碱性洗剂过度清洁、内裤材质不透气、如厕后擦拭方向错误等行为会破坏菌群平衡。需选用棉质内裤,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用肥皂清洗阴道内部。
4、病原体感染:
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条件致病菌易在碱性环境中繁殖,可能伴随外阴灼痛、黄色分泌物。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根据结果选用甲硝唑栓或克霉唑栓等药物。
5、慢性病影响: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糖原含量异常增高;长期卧床患者局部潮湿闷热,均易继发感染。需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患者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日常需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久坐导致会阴部潮湿。可适量摄入豆浆、亚麻籽等植物雌激素食物,但不宜自行服用雌激素补充剂。出现血性分泌物或持续疼痛时需及时就医排除恶性肿瘤。保持适度盆底肌锻炼有助于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如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3组,每组收缩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