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缺铁的症状主要有皮肤苍白、食欲减退、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等。缺铁可能由饮食不均衡、生长发育过快、慢性失血、胃肠吸收障碍、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皮肤苍白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表现为眼睑、甲床等部位颜色变浅。儿童可能出现面色萎黄或苍白,尤其在活动后更为明显。长期缺铁可能影响皮肤黏膜的血液供应,导致口唇和口腔黏膜苍白干燥。
2、食欲减退铁元素参与多种消化酶的构成,缺铁时可出现舌乳头萎缩、味觉减退。儿童可能表现为拒食、偏食或进食量明显减少,部分患儿会出现反复口腔溃疡。这种情况可能进一步加重铁摄入不足。
3、易疲劳由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患儿在轻度活动后即感疲倦乏力。学龄儿童可能出现运动耐力下降、上课打瞌睡等现象。长期缺氧还可能影响肌肉组织的能量代谢,导致四肢无力感。
4、注意力不集中铁缺乏会影响大脑神经递质合成,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学习能力下降。患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等症状,在课堂上难以保持专注。严重缺铁可能对认知功能造成不可逆损害。
5、异食癖部分患儿会出现啃咬非食物物品的特殊行为,如吃泥土、纸张等。这种现象可能与缺铁导致的味觉异常有关,属于机体代偿性寻求铁元素的表现。异食癖可能引发肠道寄生虫感染或铅中毒等继发问题。
建议家长定期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指标,保证膳食中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蛋黄等。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可适当搭配新鲜水果蔬菜。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和血清铁指标,避免自行补铁。对于确诊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同时注意排查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