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肿痛可通过冷敷、盐水漱口、使用止痛药物、抗菌治疗、局部麻醉等方式缓解。牙龈肿痛可能与龋齿、牙周炎、智齿冠周炎、牙龈脓肿、外伤等因素有关。
1、冷敷冷敷是缓解牙龈肿痛的常用方法,适用于急性炎症或外伤引起的疼痛。用干净毛巾包裹冰块敷于患侧面部,每次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同时降低神经敏感度缓解疼痛。冷敷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面部有开放性伤口时不宜使用。
2、盐水漱口温盐水漱口有助于清洁口腔、减轻炎症。将5克食盐溶解于200毫升温水中,每日漱口3-4次,每次含漱30秒后吐出。盐水能改变口腔渗透压减少组织水肿,其弱碱性环境可抑制部分细菌生长。注意水温控制在40℃以下避免烫伤,吞咽功能异常者慎用防止误吸。
3、止痛药物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短期用于牙龈肿痛。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抗炎镇痛作用,适用于中度以上疼痛。使用前需排除消化道溃疡、肝肾功能不全等禁忌症,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剂型。
4、抗菌治疗甲硝唑、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引起的牙龈肿痛。需经医生评估后使用,完整疗程通常5-7天。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过敏等现象,禁止饮酒。合并牙周脓肿时需配合切开引流,单纯药物无法替代必要的外科处理。
5、局部麻醉利多卡因凝胶、苯佐卡因含漱液等表面麻醉剂可暂时缓解剧烈疼痛。将药物涂抹或含漱于患处,作用持续约1-2小时。这类产品仅作为应急措施,过度使用可能掩盖病情。口腔黏膜破损时慎用,儿童需在成人监护下使用防止误吞。
牙龈肿痛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刷牙,避免过硬、过烫食物刺激患处。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牙龈修复,如西蓝花、猕猴桃等。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面部肿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口腔科排除颌面部间隙感染等严重情况。日常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牙,戒烟限酒以降低牙周疾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