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中度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及躯体不适。中度抑郁症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症状较明显但尚未完全丧失社会功能。
1、情绪持续低落:
患者长期处于悲伤、空虚或绝望状态,常无故流泪,对日常活动失去愉悦感。典型表现为晨重夜轻的情绪波动,上午症状尤为明显,可能伴有强烈的自责或无价值感。
2、兴趣明显减退:
对既往热衷的社交、爱好显著冷淡,回避亲友聚会甚至日常家务。部分老人会停止打理个人卫生,出现"不想动"的被动状态,这种意志减退可持续两周以上。
3、睡眠节律紊乱:
特征性表现为早醒且难以再入睡,也可能出现入睡困难或睡眠浅。部分患者伴随食欲改变,约60%出现体重明显波动,常见于1个月内体重增减超过5%。
4、认知功能受损:
记忆力、注意力明显下降,决策困难,常主诉"脑子转不动"。思维迟缓表现为言语减少、反应迟钝,部分会出现疑病倾向,反复检查身体或过度关注轻微疼痛。
5、躯体化症状:
常见不明原因的头痛、背痛、胃肠不适等,多种检查未见器质性病变。可能伴随心慌、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约30%患者以躯体不适为首发主诉就诊内科。
建议家属注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食结构,每日保证30分钟日光照射,陪同进行八段锦、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可适量增加核桃、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避免独处时间过长。当出现自杀念头或连续两周功能退化时需立即就医,心理治疗联合药物干预对老年抑郁有显著效果。
中度至重度抑郁症的表现症状主要包括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及躯体症状。
1、情绪低落:
患者长期处于显著悲伤或空虚状态,典型表现为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常伴有绝望感和无价值感,严重时可能出现反复的自杀念头或行为。
2、兴趣减退:
对既往热衷的活动完全丧失兴趣,社交回避明显,部分患者会出现情感迟钝,甚至对亲密关系也表现冷漠,这种状态持续两周以上即达到诊断标准。
3、睡眠障碍:
约80%患者存在睡眠异常,表现为早醒比平时早2小时以上且无法再入睡或入睡困难,少数可能出现睡眠过多,睡眠质量差会加重日间疲劳感。
4、认知损害:
注意力、记忆力等执行功能明显下降,决策困难,思维速度减缓,部分患者伴有强迫性反刍思维,这种认知损伤往往在病情缓解后仍会持续较长时间。
5、躯体症状:
常见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消化功能紊乱、心慌胸闷等自主神经症状,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部分患者体重会在一个月内波动超过5%。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每天30分钟快走或瑜伽,饮食注意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避免酒精和过量咖啡因摄入。社会支持系统对康复至关重要,可参与团体心理治疗或加入病友互助小组。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应尽早就诊精神科,中重度抑郁症需要专业药物干预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切勿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