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需要做宫颈防癌普查。宫颈防癌普查主要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妊娠期进行宫颈防癌普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病变,降低妊娠期宫颈癌风险。
1、宫颈细胞学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防癌普查的基础项目,通过采集宫颈脱落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能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妊娠期宫颈细胞学检查操作安全,不会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
2、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可筛查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妊娠期免疫功能变化可能影响病毒清除能力,及时检测有助于评估风险。
3、阴道镜检查:
当宫颈细胞学检查或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结果异常时,需进行阴道镜检查。妊娠期阴道镜检查需由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可准确评估宫颈病变程度,必要时进行宫颈活检。
4、妊娠期特殊性:
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宫颈外观改变,容易掩盖早期病变。妊娠期盆腔充血可能加速宫颈病变进展,定期普查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5、产后随访:
妊娠期发现的宫颈异常需在产后进行复查随访。部分妊娠期宫颈改变可能在产后自行恢复,持续存在的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避免漏诊。
妊娠期进行宫颈防癌普查期间,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的食物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注意会阴部清洁卫生。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产后6-8周需复查宫颈情况,根据检查结果制定后续随访计划。哺乳期妇女进行宫颈防癌检查时需告知医师哺乳情况,部分检查可能需要调整时间。
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引发胎儿发育异常、孕妇并发症及远期健康风险,主要危害包括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妊娠高血压、产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及胎儿畸形。
1、巨大儿:
母体持续高血糖导致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脂肪和蛋白质合成,易形成体重超过4000克的巨大儿。巨大儿可能引发肩难产、产道损伤等分娩并发症,需通过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及必要时胰岛素治疗进行干预。
2、新生儿低血糖:
胎儿出生后脱离高糖环境,但胰岛素仍处于高水平状态,24小时内易发生血糖低于2.2毫摩尔每升的低血糖症。表现为嗜睡、喂养困难,严重时可导致脑损伤,需出生后立即进行血糖筛查并早期喂养。
3、妊娠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3-5倍,可能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可能进展为子痫前期,需定期监测血压并限制钠盐摄入。
4、远期糖尿病风险:
约5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10年内会发展为2型糖尿病,与孕期胰岛细胞功能受损相关。建议产后6-12周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并通过体重管理、有氧运动等预防。
5、胎儿畸形:
孕早期高血糖可能干扰胚胎器官形成,导致心脏畸形、神经管缺陷等,发生率达6-12%。孕前3个月严格控糖可降低风险,建议计划妊娠的糖尿病女性提前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主食选择糙米、燕麦等低升糖指数食物,搭配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避免久坐。产后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定期检测血糖及血脂指标,建立健康档案跟踪随访。出现多饮多尿、视物模糊等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