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可通过戒烟、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肺康复等方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通常由长期吸烟、空气污染、遗传因素、反复呼吸道感染、职业粉尘接触等原因引起。
1、戒烟戒烟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基础措施。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伤气道和肺泡,导致病情进展。患者应彻底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戒烟后肺功能下降速度可减缓,咳嗽、咳痰等症状也会改善。必要时可寻求专业戒烟门诊帮助,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等辅助手段。
2、支气管扩张剂支气管扩张剂能缓解气道痉挛,改善呼吸困难。常用药物包括沙丁胺醇吸入剂、异丙托溴铵吸入剂、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等。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用于急性发作时缓解症状,长效制剂用于日常维持治疗。使用吸入装置时需掌握正确技巧,确保药物有效沉积在气道。
3、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减轻气道炎症。常用吸入型制剂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通常与长效支气管扩张剂联合使用。急性加重期可能需要短期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需注意口腔真菌感染、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4、氧疗氧疗适用于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可改善组织缺氧。长期家庭氧疗每日使用时间需超过15小时,流量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便携式氧气瓶方便外出使用。氧疗能减轻肺动脉高压,延缓肺心病发展。使用期间需注意防火安全,定期检查设备。
5、肺康复肺康复是通过运动训练、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运动训练包括上肢锻炼、下肢耐力训练等,可增强呼吸肌力量。营养师会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肺康复需长期坚持,定期评估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定期随访监测肺功能,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应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