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婴儿返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返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损的疾病,常见于婴儿。治疗方法需根据病情轻重选择,轻度可通过饮食和体位调整改善,中重度需结合药物或手术。
1、调整喂养方式
喂养方式不当是婴儿返流性食管炎的常见诱因。建议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避免一次性喂食过多。喂奶后保持婴儿直立姿势20-30分钟,有助于减少反流。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辛辣食物等。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可尝试使用防反流配方奶。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促进食管黏膜修复。常用药物包括:
- 抗酸药:如奥美拉唑,可减少胃酸分泌,缓解食管炎症。
- 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可加速胃排空,减少反流。
- 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可在食管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促进愈合。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3、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婴儿,可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
- 胃底折叠术:通过手术加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少反流。
- 胃造瘘术:适用于严重营养不良的婴儿,通过胃造瘘管直接喂养,减少反流风险。
- 食管扩张术:用于食管狭窄的婴儿,通过扩张改善吞咽功能。
手术风险较高,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婴儿返流性食管炎的治疗需结合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轻度可通过喂养调整和药物治疗改善,中重度需考虑手术干预。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