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和咽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食管炎是食管黏膜的炎症,通常由胃酸反流、感染或药物刺激引起;咽炎则是咽部黏膜的炎症,多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或环境刺激有关。两者的典型症状、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也存在差异。
1. 发病部位食管炎病变位于食管,是连接咽喉与胃的肌性管道;咽炎则局限于咽部,即口腔后部至食管入口的区域。内镜检查可明确区分两者:食管炎可见食管黏膜充血、糜烂,咽炎表现为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黏膜红肿。
2. 病因差异食管炎常见诱因包括胃食管反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真菌或病毒感染;咽炎多由链球菌等细菌感染、流感病毒、粉尘或烟酒刺激导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常合并食管裂孔疝,而慢性咽炎多见于长期用嗓过度人群。
3. 典型症状食管炎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烧灼痛、反酸、吞咽困难,平卧时加重;咽炎以咽干咽痒、异物感、咳嗽为主,急性发作期可伴发热。食管炎疼痛多与进食相关,咽炎症状常在晨起或说话后明显。
4. 检查方法食管炎诊断依赖胃镜、食管pH监测或钡餐造影;咽炎可通过喉镜观察咽部变化,细菌性咽炎需进行咽拭子培养。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需完善食管测压评估括约肌功能。
5. 治疗原则食管炎以抑制胃酸如奥美拉唑、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为主,严重者需抗反流手术;咽炎急性期需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抗病毒治疗,慢性咽炎强调戒烟酒、雾化吸入等局部处理。两者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食管炎和咽炎患者均应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温凉软食,少食多餐,避免咖啡、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食物。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餐后2小时内不宜平卧,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咽炎患者需保持室内湿度,适量饮用罗汉果、金银花等代茶饮。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吞咽梗阻、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应及时至消化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