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患者能否进行手术需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决定。若血压控制在稳定范围内且无严重并发症,通常可进行手术;若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或存在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则需暂缓手术并优先调整血压。
高血压患者手术风险主要与靶器官损害程度相关。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肾功能减退等病理改变,这些因素会增加麻醉和手术期间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术前需完善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必要时联合心血管内科会诊调整降压方案。对于择期手术,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急诊手术则需权衡获益与风险,术中采用有创血压监测并备好硝酸甘油等应急药物。
部分特殊手术类型对血压要求更严格。例如眼科手术需维持更低血压以减少出血风险,神经外科手术需避免血压剧烈波动防止脑灌注异常。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术后发生伤口愈合不良、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可能增高,需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血压波动大的患者术后转入监护病房观察,逐步恢复原有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患者术前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情绪紧张,遵医嘱调整降压药使用时间。术后早期需监测血压变化,逐步恢复日常活动量,定期复查心肾功能。长期管理需坚持用药、控制体重、限制钠盐摄入,将血压维持在目标范围以降低未来手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