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患者需注意避免诱因、调节免疫、规范用药、心理调节及定期监测。日常管理主要包括识别过敏原、调整生活方式、合理使用药物、缓解压力以及记录病情变化。
1、避免诱因:
慢性荨麻疹常由过敏原触发,常见诱因包括海鲜、坚果等食物,尘螨、花粉等环境因素,以及冷热刺激。建议通过食物日记排查致敏食物,居家使用防螨寝具,外出佩戴口罩。部分患者对阿司匹林或防腐剂敏感,需仔细阅读药品和食品标签。
2、免疫调节: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稳定免疫系统,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益生菌,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中医认为气虚体质易复发,可选用黄芪、白术等药食同源食材调理,避免擅自服用滋补类中药。
3、规范用药:
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是基础治疗,需遵医嘱长期规律服用。顽固性病例可能需配合免疫抑制剂,切忌自行增减药量。外用药选择炉甘石洗剂等温和制剂,避免含激素药膏长期大面积使用。
4、心理调节:
焦虑和压力会通过神经递质加重瘙痒,建议通过正念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减压。加入患者互助团体可获得情感支持,认知行为疗法能改善疾病应对方式。夜间瘙痒影响睡眠时可尝试温水泡脚、听轻音乐助眠。
5、病情监测:
每日记录风团发作部位、持续时间及可能诱因,拍照留存帮助医生判断疗效。定期复查血常规和IgE指标,突发喉头水肿需立即急诊。合并甲状腺疾病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同步治疗基础病。
慢性荨麻疹患者宜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避免搓擦皮肤。饮食推荐清淡易消化的粥类、蒸煮蔬菜,适量食用苹果、梨等低敏水果。可尝试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运动后及时擦汗避免汗液刺激。冬季注意保暖防干燥,夏季避免空调直吹。建立规律的就诊随访计划,与主治医生保持长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