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肿瘤综合科
脑动脉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可能导致脑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其病因包括遗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
1、脑动脉瘤的病因
脑动脉瘤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是其中之一,家族中有脑动脉瘤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环境因素如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也会增加患病概率。生理因素中,高血压是主要诱因,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血管壁受损,形成动脉瘤。外伤如头部撞击也可能引发动脉瘤。病理因素方面,动脉硬化、感染性疾病等都可能成为诱因。
2、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脑动脉瘤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
- 药物治疗:对于未破裂的动脉瘤,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抗血小板药物或降脂药,以控制血压和降低破裂风险。
- 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夹闭术、血管内栓塞术和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开颅夹闭术通过夹闭动脉瘤颈部阻止血流,血管内栓塞术通过导管将栓塞材料送入动脉瘤内,血流导向装置则通过改变血流方向减少动脉瘤压力。
-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3、脑动脉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脑动脉瘤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定期体检、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对于高危人群,如家族中有脑动脉瘤病史者,建议定期进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
脑动脉瘤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疾病,早期发现和干预至关重要。通过药物治疗、手术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降低破裂风险,改善预后。如果出现剧烈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