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判断主要依据典型症状和体征,包括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夜间痛加重等。可通过疼痛特点、活动范围、病程发展、诱发因素、影像检查等综合评估。
1、疼痛特点:
肩周炎疼痛多始于肩前外侧,呈持续性钝痛,在抬臂、穿衣等动作时加剧。典型表现为夜间静息痛,患者常因压迫患侧卧位而痛醒。疼痛可能放射至三角肌止点或上臂,但不超过肘关节,这与颈椎病放射痛不同。
2、活动范围:
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是重要特征,以外展、外旋、后伸最明显。患者梳头、系背扣等动作困难,严重者出现"冻结肩"现象。检查时可发现肩胛骨代偿性活动增加,盂肱关节活动度显著下降。
3、病程发展:
疾病呈渐进性发展,通常经历疼痛期、僵硬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疼痛期持续2-9个月后进入关节僵硬期,活动受限加重但疼痛减轻,最后经6-24个月逐渐恢复。整个病程可达1-3年。
4、诱发因素:
长期肩部劳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系统性疾病患者易发病。50岁左右女性多见,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有关。近期肩部外伤或制动也可能诱发粘连性关节囊炎。
5、影像检查:
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骨性病变,典型肩周炎多无异常。超声或MRI可显示关节囊增厚、盂肱韧带挛缩。诊断性封闭试验可鉴别肩袖损伤,若注射局麻药后活动改善明显则支持肩周炎诊断。
日常应注意避免肩部受凉和过度负重,疼痛期可尝试钟摆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恢复期循序渐进进行爬墙训练、毛巾拉伸等康复锻炼。建议控制血糖等基础疾病,若三个月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肌肉萎缩需及时就医评估。
儿童鼻窦炎可通过鼻塞、脓涕、头痛、嗅觉减退、咳嗽等症状判断,常见诱因包括感冒迁延、过敏体质、腺样体肥大、鼻腔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等。
1、鼻塞症状:
持续性单侧或双侧鼻塞是典型表现,尤其在夜间加重。患儿常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烦躁拒奶。感冒后鼻塞超过10天无缓解需警惕,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时会出现阵发性喷嚏伴清水样涕转脓涕。
2、脓性鼻涕:
黄绿色黏稠脓涕倒流至咽喉是重要特征,年长儿会主诉喉咙有异物感。鼻涕可能带有血丝,晨起时分泌物积聚导致刺激性咳嗽。需与普通感冒的透明涕鉴别,细菌性鼻窦炎脓涕持续时间通常超过两周。
3、头痛特点:
大龄儿童可表述前额或面颊部胀痛,弯腰低头时加重。急性鼻窦炎疼痛较剧烈,慢性期表现为头部沉闷感。筛窦炎疼痛位于两眼之间,上颌窦炎可能引发牙槽不适。这种头痛具有晨重夕轻的节律性。
4、嗅觉障碍:
长期炎症导致嗅区黏膜肿胀时,会出现对气味不敏感的表现。患儿可能抱怨食物没有香味,严重时完全丧失嗅觉功能。该症状在慢性鼻窦炎中更显著,常伴随鼻腔异味感。
5、咳嗽特点:
夜间平卧时加重的慢性咳嗽是常见线索,由鼻后滴漏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可能持续一个月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部分患儿会清嗓或吞咽分泌物,可能诱发中耳炎或支气管炎。
保持室内湿度50%-60%有助于缓解症状,避免接触二手烟及冷空气刺激。日常可进行鼻腔冲洗,选择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增强黏膜抵抗力,过敏体质儿童需排查过敏原。急性期建议限制剧烈运动,慢性期适当游泳有助于改善鼻腔通气。若症状持续或出现高热、视力改变等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必要时进行鼻内镜或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