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可能对眼睛造成损害,主要影响包括视网膜病变、视神经损伤、黄斑水肿、眼底出血、青光眼等。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1、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动脉痉挛和硬化,早期表现为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后期可能出现火焰状出血、棉絮斑等改变。这类病变可通过眼底检查发现,控制血压是主要防治手段。
2、视神经损伤高血压可能导致视神经供血不足,表现为视盘水肿或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会出现视力突然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需通过视野检查和眼底造影确诊。
3、黄斑水肿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累及黄斑区时,可引起黄斑水肿导致中心视力下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清晰显示水肿程度,治疗需结合降压和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4、眼底出血高血压导致视网膜静脉阻塞时,可能引发视网膜大片出血。急性期表现为突发无痛性视力下降,出血吸收后可能遗留视网膜缺血改变,严重者需玻璃体切割手术。
5、青光眼高血压可能通过影响眼压调节机制诱发青光眼,表现为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这类患者需同时监测血压和眼压,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高血压患者应每半年至一年进行眼底检查,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饮食上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多食用富含钾的蔬菜水果如香蕉、菠菜。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避免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调整降压方案,可有效预防高血压对眼睛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