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消化不良可通过胃镜、腹部超声和血液检查明确病因。胃镜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腹部超声评估肝胆胰脾等器官,血液检查排查炎症或感染。
1、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不良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状态,能够发现胃炎、胃溃疡、胃息肉等病变。对于疑似胃癌的患者,胃镜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明确诊断。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过程中医生会给予局部麻醉,患者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一般都能耐受。
2、腹部超声检查主要评估肝胆胰脾等腹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胆囊结石、胰腺炎、肝脏病变等都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症状。超声检查无创、无痛,能够清晰显示器官的异常改变。检查前需空腹,必要时需饮水充盈胃部,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对于腹部肥胖的患者,可能需要配合CT或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3、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项目。这些检查能够发现贫血、感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全身性疾病,这些疾病都可能影响消化功能。对于长期消化不良的患者,还需要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明确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液检查需空腹采血,结果一般在1-2天内出具,能够为医生提供全面的诊断依据。
消化不良的检查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史选择合适的项目。胃镜、腹部超声和血液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手段,能够明确病因,指导治疗。对于长期不愈或症状加重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排除严重疾病。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和改善消化不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