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女性骨质疏松的常见症状包括腰背疼痛、身高变矮、易骨折等。骨质疏松是由于骨密度下降、骨微结构破坏导致的疾病,女性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更容易患病。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以及必要时药物治疗。
1、腰背疼痛
骨质疏松会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而引发持续性腰背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站立或久坐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通过骨密度检查确诊。
2、身高变矮
骨质疏松会使椎体逐渐塌陷,导致身高缩短。如果发现身高比年轻时减少超过3厘米,可能是骨质疏松的信号。此时应加强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深海鱼等。
3、易骨折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脆弱,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骨折,常见部位包括腕部、髋部和脊柱。预防骨折的关键是增强骨密度,可通过负重运动(如快走、跳绳)和抗阻训练(如哑铃、弹力带)实现。
4、驼背或姿势改变
椎体骨折可能导致脊柱变形,出现驼背或姿势改变。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外观,还可能压迫内脏器官。建议通过物理治疗和姿势矫正训练改善。
5、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和降钙素。
-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乳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等。
- 运动干预: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的负重运动,如快走、跳舞或瑜伽。
女性骨质疏松的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但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生活习惯调整,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骨密度检查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