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刮宫后需注意休息、预防感染、观察出血情况、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合理饮食。诊断性刮宫是妇科常用检查手段,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术后护理对恢复至关重要。
1、休息术后需卧床休息1-2天,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子宫在刮宫后处于修复期,过度活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建议选择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迫。术后1周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但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2、预防感染术后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预防感染。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禁止阴道冲洗。如出现发热、下腹坠痛、分泌物异味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免疫力较低,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3、观察出血术后阴道出血通常持续3-7天,出血量应少于月经量。如出血超过10天、血量突然增多或出现大血块需及时就诊。建议使用卫生巾而非卫生棉条,避免刺激阴道。记录出血情况,包括颜色、量和持续时间,复诊时向医生说明。
4、避免性生活和盆浴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防止细菌上行感染。子宫内膜创面完全愈合需要时间,过早性交可能导致出血或感染。建议2周后复查确认恢复情况,经医生评估后再恢复性生活。洗澡选择淋浴,水温不宜过高。
5、合理饮食术后饮食宜清淡营养,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如瘦肉、鸡蛋、菠菜等,帮助组织修复和补血。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物,禁止饮酒。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多饮水保持排便通畅,预防便秘增加腹压。
诊断性刮宫后1个月内需避免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2周内不要提重物超过5公斤。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如出现持续腹痛、异常分泌物或发热超过38度应及时就医。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子宫内膜恢复情况,根据病理结果遵医嘱进行后续治疗或随访。注意情绪调节,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