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湿疹的治疗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皮肤护理和生活习惯调整,才能快速缓解症状并减少复发。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红斑和脱屑,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炎症、修复皮肤屏障和避免诱因。
1、药物治疗
湿疹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 外用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如氢化可的松、曲安奈德)是治疗湿疹的一线药物,能够快速缓解炎症和瘙痒。对于轻度湿疹,可以使用低效激素药膏;中重度湿疹则需要中高效激素药膏。非激素类药物如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也适用于长期治疗,尤其适合面部和皮肤薄嫩部位。
- 口服药物: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可以缓解瘙痒,适合夜间瘙痒明显的患者。对于严重湿疹,医生可能会短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2、皮肤护理
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保湿是治疗的基础。
- 保湿剂:每天使用无香料、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凡士林、尿素霜),尤其是在洗澡后立即涂抹,锁住水分。
- 温和清洁: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刺激性清洁剂,选择温和的沐浴露,水温不宜过高,洗澡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
3、生活习惯调整
避免诱发因素是减少湿疹复发的关键。
- 饮食管理: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如牛奶、鸡蛋、坚果)过敏,建议记录饮食日记,发现并避免过敏原。
-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
- 心理调节:压力可能加重湿疹症状,建议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湿疹的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通过药物、护理和生活方式的综合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