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腹腔镜检查、血液检测、病理活检及症状评估等方式确诊。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是首选筛查手段,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盆腔内异位病灶的囊性结构。磁共振成像对深部浸润型病灶分辨率更高,可评估病灶与周围脏器的粘连程度。两种检查均无创,但小于1厘米的病灶可能漏诊。
2、腹腔镜检查:
作为诊断金标准,腹腔镜能直观观察盆腔内蓝紫色或暗红色异位结节,同时进行病灶切除或电灼治疗。检查需全身麻醉,腹部作3-4个小切口,术后可能存在腹胀、肩部放射痛等暂时性不适。
3、血液检测:
血清CA125水平检测可作为辅助指标,重度内异症患者该数值常超过35U/ml。但需注意卵巢肿瘤、盆腔炎等疾病也会导致CA125升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病理活检:
腹腔镜术中取可疑组织送检,病理发现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即可确诊。对于特殊部位的异位灶如肺部,需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标本。
5、症状评估: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性交痛、排便痛是典型三联征,疼痛程度与月经周期同步。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量化疼痛,但症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客观检查。
建议确诊患者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瑜伽,每周3-5次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饮食注意增加ω-3脂肪酸摄入深海鱼、亚麻籽,减少红肉及反式脂肪。经期避免剧烈运动,使用暖水袋热敷下腹部缓解疼痛。定期复查监测病灶变化,计划妊娠者需在医生指导下把握受孕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