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通常无法彻底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有效控制症状。湿疹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生物制剂。多数患者经系统干预后能达到长期缓解,少数顽固性病例需持续调整治疗方案。
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红斑、丘疹、渗出伴剧烈瘙痒。其发病与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反应、环境刺激等多因素相关。规范治疗需根据皮损分期选择不同剂型的外用糖皮质激素,急性期可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亚急性期选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慢性肥厚性皮损可用卤米松乳膏。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适用于面部及儿童患者。严重泛发性病例可短期口服泼尼松或免疫抑制剂环孢素。
顽固性湿疹患者可能存在特应性体质或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这类患者需进行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诱发因素,必要时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生物制剂如度普利尤单抗可通过阻断IL-4/IL-13信号通路显著改善中重度特应性湿疹症状。日常需坚持使用无香料医学润肤剂,沐浴水温控制在32-37℃,穿着纯棉透气衣物。
湿疹患者应建立个体化护理方案,冬季加强保湿,夏季注意散热,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碱性洗剂。记录饮食日记排查可疑致敏食物,保持规律作息和情绪稳定。定期复诊评估病情变化,在医生指导下阶梯式调整用药方案,多数患者可实现皮损完全消退且数年不复发。合并过敏性鼻炎或哮喘者需同步治疗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