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持续下降甚至失明。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引起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有视物模糊、眩光敏感、夜间视力下降等。病情发展可能经历晶状体混浊加重、视力显著减退、完全失明三个阶段。
1、视力障碍加重晶状体混浊程度会随病程进展逐渐加深,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度视物模糊,后期会出现明显的视力减退。患者可能出现阅读困难、辨色能力下降、对比敏感度降低等症状,未矫正的视力可能降至0.3以下。部分患者会出现单眼复视或眩光现象,夜间驾驶等低照度环境下的视觉功能受损尤为明显。
2、继发青光眼过熟期白内障可能引发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或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晶状体皮质渗漏可阻塞前房角,导致眼压急性升高,表现为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类继发性青光眼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需紧急进行降眼压治疗和白内障手术干预。
3、生活能力丧失晚期白内障患者可能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无法完成穿衣、进食等基本日常活动。视力障碍会增加跌倒骨折等意外伤害风险,老年患者因此导致卧床不起的概率显著升高。长期视力缺失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手术难度增加过熟期白内障会导致晶状体核硬化,增加超声乳化手术的难度和并发症风险。晶状体悬韧带脆弱可能引发术中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问题。部分晚期病例可能需转为大切口囊外摘除术,术后恢复时间和视觉质量改善程度均会受到影响。
5、其他眼部病变长期未治疗的白内障可能诱发葡萄膜炎或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晶状体蛋白渗出可引起免疫反应,导致前房炎症细胞浸润、虹膜后粘连等并发症。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晶状体脱位,造成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等严重问题。
白内障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强光直射眼睛,外出时可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饮食方面建议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营养素。避免吸烟及过量饮酒,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当视力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术后需遵医嘱使用眼药水,避免揉眼和剧烈运动,按时复查评估人工晶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