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心肌病可能遗留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后遗症。围生期心肌病是妊娠末期至产后数月内发生的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心室收缩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康复后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脏功能障碍。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康复后最常见的心脏扩大后遗症,可能与妊娠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心肌损伤修复不完全有关。这类患者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心腔尺寸变化。若持续存在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超过55毫米,需警惕进展为扩张型心肌病风险。部分患者会出现频发室性早搏、房颤等心律失常,与心肌纤维化灶形成相关,动态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异常电活动。轻度心律失常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改善,频发复杂心律失常需心内科评估是否需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
约两成患者会发展为慢性心力衰竭,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下肢水肿。这类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变化。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延缓心室重构。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需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妊娠相关激素变化导致的心肌微循环障碍,可能造成持续性舒张功能异常,表现为运动耐量下降但射血分数正常,这类患者需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功能储备。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以不引起明显气促为度。哺乳期患者用药需特别注意药物乳汁分泌情况,用药前应咨询产科与心内科后续妊娠存在病情复发风险,计划再次怀孕前必须进行专业心脏风险评估。定期随访监测应包括心脏超声、BNP检测及运动负荷试验,及时发现心功能恶化迹象。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加重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