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在病情稳定且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生小孩,但需在医生严密监测下进行。围生期心肌病是妊娠晚期至产后数月内发生的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症状,其处理方式主要有病情评估、心功能监测、药物控制、分娩方式选择和产后随访。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若心功能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经心血管科与产科医生联合评估后可能允许妊娠。这类患者需在孕前接受全面心脏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确保EF值超过百分之五十。妊娠期间需每四周进行一次心功能复查,密切监测体重增长、血压变化及水肿情况。药物选择上可继续使用妊娠期相对安全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需替换为肼屈嗪联合硝酸酯类。分娩方式优先考虑择期剖宫产以减少心脏负荷,麻醉宜选用硬膜外阻滞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
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的围生期心肌病患者应避免再次妊娠。左心室射血分数持续低于百分之三十,或既往妊娠期间发生过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再次妊娠可能导致不可逆心功能恶化。这类患者需严格避孕,若意外怀孕应在孕早期由多学科团队评估终止妊娠的必要性。已安装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需要静脉正性肌力药物维持的患者,妊娠风险极高,可能威胁母婴生命安全。对于这类高危患者,医生通常会建议永久避孕措施如输卵管结扎。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产后需继续心功能监测至少六个月,哺乳期用药需调整为卡维地洛等乳汁分泌量少的药物。日常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三克以内,避免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建议使用工具避孕而非激素避孕,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咳嗽需立即就医。家庭成员应学习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便携式血氧仪以便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