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需注意监测心功能、控制液体摄入、避免感染、规范用药及定期产检。围生期心肌病是妊娠晚期至产后数月内发生的心肌病变,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需通过限制钠盐、保证休息等方式管理。
1、监测心功能患者应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若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可能提示心力衰竭加重,需立即就医。居家可每日记录体重,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体液潴留。
2、控制液体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不超过1500毫升,钠盐摄入需限制在3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罐头等高钠食物,烹饪时可使用柠檬汁替代食盐调味。液体管理能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水肿症状。
3、避免感染呼吸道或泌尿道感染可能诱发心力衰竭,需注意保暖并接种流感疫苗。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头孢克洛等抗生素,禁用非甾体抗炎药。
4、规范用药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呋塞米、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及地高辛等正性肌力药。哺乳期用药需选择拉贝洛尔等安全性较高的药物,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服药期间需监测血钾和心率变化。
5、定期产检妊娠期患者需每两周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排除胎儿宫内窘迫。产后6周内应复查心脏超声,若心功能未恢复需避免再次妊娠。多学科团队随访可降低母婴并发症风险。
围生期心肌病患者需保持每日8小时睡眠,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子宫胎盘血流。饮食宜少量多餐,增加鱼肉、燕麦等富含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食物。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低强度步行训练,避免提重物等负重活动。哺乳期间注意补充叶酸和铁剂,定期监测血压和尿蛋白。出现心悸加重或咯血等症状时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