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蚊症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眼部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眼科专项检查。主要检查项目包括眼底镜检查、眼压测量、视野检查、裂隙灯检查、荧光素血管造影。
1、眼底镜检查:
通过散瞳后使用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观察玻璃体及视网膜状况,能清晰显示玻璃体混浊物的形态、位置及视网膜是否存在裂孔或脱离。该检查对鉴别生理性飞蚊症与病理性飞蚊症具有重要价值,若发现视网膜出血或炎症需进一步处理。
2、眼压测量:
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压平眼压计检测眼内压力,排除青光眼等继发性飞蚊症。正常眼压范围为10-21mmHg,眼压异常可能提示葡萄膜炎或眼内出血等需干预的病理状态。
3、视野检查:
采用自动静态阈值视野计评估视野缺损情况,病理性飞蚊症可能伴随视野暗点或缺损。该检查能发现视网膜周边部病变,对早期视网膜脱离或视神经病变具有筛查意义。
4、裂隙灯检查:
通过生物显微镜详细观察眼前节结构,可鉴别玻璃体混浊是否合并虹膜睫状体炎或角膜病变。检查时需重点评估玻璃体后脱离程度及是否存在玻璃体积血等异常表现。
5、荧光素血管造影:
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后拍摄视网膜血管动态影像,主要用于排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血管性病变。当飞蚊症伴随闪光感或视力骤降时,该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建议飞蚊症患者检查前避免驾驶,散瞳检查会导致4-6小时视物模糊。日常可适当补充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避免剧烈运动及头部剧烈晃动。若突然出现飞蚊增多、闪光感或视野缺损,需立即复查眼底。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眼底检查,高度近视者应缩短至每半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