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痛可能由痛经、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先兆流产等原因引起。子宫痛是妇科常见症状,不同原因导致的疼痛特点和伴随症状有所差异,需结合具体表现综合判断。
1、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表现为月经来潮前1-2天出现的下腹坠胀痛,可能伴随恶心、头痛等症状。热敷、适度运动有助于缓解症状,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酮洛芬肠溶胶囊、萘普生片等药物。
2、盆腔炎盆腔炎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表现为持续性下腹疼痛伴发热、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治疗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慢性盆腔炎可配合物理治疗。
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疼痛常向腰骶部放射,可能伴随月经量增多、不孕。腹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治疗可选用地诺孕素片、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药物控制病灶发展。
4、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时可能引起下腹坠痛,黏膜下肌瘤还可能导致经量增多。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引起严重症状时需考虑手术切除,无症状小肌瘤可定期观察,必要时使用米非司酮片、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药物缩小肌瘤体积。
5、先兆流产妊娠早期出现阵发性子宫收缩痛伴阴道流血需警惕先兆流产。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保胎治疗,同时监测血HCG和孕酮水平变化。
出现子宫疼痛时应记录疼痛发生时间、程度变化及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保持会阴清洁,经期避免盆浴和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减少生冷辛辣刺激。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就诊妇科,通过超声检查、妇科查体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