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生长受限的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检查、胎心监护、多普勒血流检测、实验室检查、宫高腹围测量等。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诊断胎儿生长受限的主要手段,通过测量胎儿双顶径、头围、腹围、股骨长度等参数评估生长发育情况。超声可动态监测胎儿生长曲线,判断是否偏离正常范围。超声还能观察胎盘成熟度、羊水量及脐血流情况,辅助判断胎儿宫内环境。三维超声可更直观显示胎儿体表特征,对严重生长受限的胎儿有更高诊断价值。
2、胎心监护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心率变化评估胎儿宫内状态。无应激试验可观察胎心基线变异情况,宫缩应激试验能检测胎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生长受限胎儿易出现胎心率异常,如变异减少、晚期减速等。电子胎心监护可重复进行,对高危孕妇建议每周监测,及时发现胎儿窘迫。
3、多普勒血流检测多普勒超声可检测脐动脉、大脑中动脉、子宫动脉等血流频谱。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升高提示胎盘灌注不足,舒张期血流缺失或反向提示严重缺氧风险。大脑中动脉血流再分布是胎儿代偿性保护反应。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改变往往早于胎心监护异常,对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价值。
4、实验室检查母体血清学检查包括胎盘生长因子、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等指标,可反映胎盘功能。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可排除遗传性疾病。TORCH感染筛查有助于发现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生长受限。尿雌三醇测定能间接评估胎儿-胎盘单位功能状态,持续低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5、宫高腹围测量通过定期测量宫高和腹围绘制生长曲线,是筛查胎儿生长受限的基础方法。宫高低于相应孕周正常值3厘米以上需警惕生长受限。该方法简便易行但受孕妇体型、羊水量等因素影响,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高风险孕妇,应从孕28周开始每2周测量一次。
确诊胎儿生长受限后应加强产前监护,建议孕妇左侧卧位休息改善胎盘灌注,保证优质蛋白和铁剂摄入,必要时住院治疗。每周进行超声生物物理评分和胎心监护,根据孕周和胎儿情况决定终止妊娠时机。分娩方式需综合评估胎儿耐受能力,严重生长受限且胎肺成熟者可考虑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需转入新生儿科监测,注意低血糖、低体温等并发症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