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时间、症状表现和病因。急性胃炎通常起病急、病程短,症状明显但容易缓解;慢性胃炎则病程长,症状反复且可能伴随胃黏膜的长期损伤。
1、发病时间与病程
急性胃炎发病突然,病程较短,通常持续数天至数周,症状明显但容易通过治疗缓解。慢性胃炎则病程较长,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症状反复发作,胃黏膜长期受损。
2、症状表现
急性胃炎常见症状包括剧烈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或消化道出血。慢性胃炎症状较轻但持续,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感、反酸、嗳气,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病变。
3、病因差异
急性胃炎多由外部因素引起,如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酒精、刺激性食物、细菌感染(如幽门螺杆菌)或应激状态(如手术、创伤)。慢性胃炎则多与长期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胃酸分泌异常有关。
4、治疗方法
急性胃炎治疗以缓解症状和保护胃黏膜为主,常用药物包括抗酸药(如奥美拉唑)、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和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需长期调理,除药物治疗外,还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蔬菜),并定期复查胃镜。
5、预防与调理
预防急性胃炎需避免暴饮暴食、过量饮酒和滥用药物。慢性胃炎患者应注重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避免过冷过热食物,适当运动(如散步、瑜伽)以促进消化功能。
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虽症状相似,但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差异显著。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