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化疗药物引起高尿酸血症的药物主要有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这些药物可能通过抑制尿酸排泄或增加尿酸生成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建议用药期间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并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一、吡嗪酰胺吡嗪酰胺是抗结核治疗的核心药物之一,其代谢产物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潴留。使用该药物时可能伴随关节疼痛、痛风性关节炎等症状。临床常用剂型包括吡嗪酰胺片、吡嗪酰胺胶囊。患者需避免高嘌呤饮食并增加水分摄入。
二、乙胺丁醇乙胺丁醇可能通过影响肾小管功能间接干扰尿酸代谢,长期使用可能诱发高尿酸血症。该药物常见剂型为乙胺丁醇片、乙胺丁醇盐酸盐片。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足趾麻木等周围神经炎症状,需联合维生素B6预防。
三、异烟肼异烟肼在肝脏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与尿酸竞争排泄的物质,但引发高尿酸血症的概率相对较低。临床剂型包括异烟肼片、异烟肼注射液。该药物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需定期检测转氨酶水平。
四、利福平利福平通过诱导肝酶加速尿酸前体代谢,可能短暂升高血尿酸水平。常用剂型有利福平胶囊、利福平滴眼液。该药物可能使体液呈橘红色属正常现象,但出现严重皮疹需立即停药。
五、链霉素链霉素作为注射用抗结核药,可能通过肾毒性作用影响尿酸排泄。临床剂型包括硫酸链霉素注射液。使用期间需监测听力及肾功能,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用。
服用抗结核药物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限制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出现关节肿痛等痛风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苯溴马隆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但禁止自行调整抗结核方案。建议每2-4周检测血尿酸及肾功能指标,老年患者及已有肾功能不全者需加强监测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