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外路手术主要用于治疗视网膜脱离等疾病,手术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常见危害包括术中出血、术后感染、视网膜复位失败、继发性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等。手术风险与患者个体差异、术前病情严重程度及术后护理密切相关。
1、术中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导致出血,少量出血通常可自行吸收,大量出血可能影响手术视野并增加复位难度。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提前控制基础疾病,术中采用电凝止血等措施可降低风险。
2、术后感染眼内炎是严重并发症,表现为眼痛、视力骤降、分泌物增多。术前严格消毒、术后规范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可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需加强监测。
3、复位失败约5%-10%患者可能出现视网膜再次脱离,与术前脱离范围大、存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关。需通过二次手术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处理,术后需保持特定体位促进复位。
4、继发性青光眼手术可能改变房角结构或引发炎症反应,导致眼压升高。表现为头痛、眼胀、视物模糊,需使用降眼压药物控制,严重者需行抗青光眼手术。
5、并发性白内障术中器械接触或长期硅油填充可能加速晶状体混浊。轻度混浊可观察,显著影响视力时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但需评估视网膜状态后再实施。
术后需严格遵医嘱保持俯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定期复查眼底情况。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营养素,戒烟限酒控制血糖血压。若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闪光感等症状应立即就诊。多数并发症通过早期干预可获得较好预后,但严重视网膜病变患者需长期随访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