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从外向内可分为十层,主要有色素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外界膜、外颗粒层、外丛状层、内颗粒层、内丛状层、神经节细胞层、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
1、色素上皮层位于视网膜最外层,由单层六角形色素上皮细胞构成,具有吞噬感光细胞脱落膜盘、储存维生素A、吸收散射光线等功能。该层与脉络膜紧密连接,血供来自脉络膜毛细血管,若发生脱离会导致视力下降。
2、视锥视杆细胞层由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视锥细胞负责明视觉和色觉,主要集中在黄斑区;视杆细胞负责暗视觉,分布在周边视网膜。该层细胞含有感光色素,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其损伤会导致夜盲或色觉异常。
3、外界膜由苗勒细胞外侧端相互连接形成的致密网状结构,将感光细胞胞体与外界隔离。该结构维持视网膜内环境稳定,损伤后可能导致视网膜水肿或感光细胞功能障碍。
4、外颗粒层主要由视锥视杆细胞的胞体构成,包含细胞核和细胞器。该层是感光细胞代谢活动最活跃的区域,能量需求高,易受缺血缺氧影响,病变可导致光感受器凋亡。
5、外丛状层由感光细胞的轴突与双极细胞树突形成突触连接的区域,包含水平细胞的突起。该层实现视觉信号的初级整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出现该层微血管瘤。
6、内颗粒层包含双极细胞、水平细胞和无长突细胞的胞体,这些细胞参与视觉信号的传递和调制。该层神经元类型复杂,病变可能影响不同视觉信号通路,导致对比敏感度下降等症状。
7、内丛状层由双极细胞轴突与神经节细胞树突形成突触的区域,包含无长突细胞的突起。该层完成视觉信号的次级整合,青光眼患者该层可出现神经纤维缺损。
8、神经节细胞层由神经节细胞胞体组成,其轴突构成视神经。该层细胞将处理后的视觉信号传向大脑,青光眼等疾病会导致该层细胞进行性凋亡,最终造成不可逆视力丧失。
9、神经纤维层由神经节细胞轴突汇集而成,最终形成视神经。这些无髓鞘神经纤维呈放射状向视盘集中,高血压或青光眼可导致该层出血或缺血性改变。
10、内界膜视网膜最内层,由苗勒细胞基底膜和玻璃体胶原纤维构成。该膜是玻璃体与视网膜的界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可能出现内界膜皱褶或前膜形成。
视网膜各层结构精密,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每年筛查。日常注意控制血糖血压,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撞击,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减少光损伤。饮食可适量补充富含叶黄素、玉米黄质的深色蔬菜,以及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海鱼,有助于维持视网膜健康。出现闪光感、飞蚊症加重或视野缺损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