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的症状主要有反酸、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嗳气以及上腹部饱胀感。食管裂孔疝是指胃的一部分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1、反酸反酸是食管裂孔疝的常见症状,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引起。患者可能感到口腔内有酸味,尤其在平躺或弯腰时加重。长期反酸可能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上可遵医嘱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配合促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片缓解症状。
2、胸骨后疼痛胸骨后疼痛多表现为烧灼感或压迫感,易与心绞痛混淆。疼痛常发生于餐后或夜间,可能放射至背部。该症状与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及疝囊压迫有关。建议避免饱餐,睡眠时抬高床头,必要时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
3、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多见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因疝囊机械性压迫食管或反流性食管炎导致食管狭窄所致。早期表现为进食固体食物梗阻感,后期可能影响流质饮食。需通过胃镜检查明确狭窄程度,轻度可遵医嘱服用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黏膜,重度需考虑内镜下扩张治疗。
4、嗳气嗳气是胃内气体经食管排出的表现,患者常感觉胃部胀满,频繁打嗝。这与疝囊影响胃排空功能有关。建议少量多餐,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可配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促进胃肠蠕动。
5、上腹部饱胀感上腹部饱胀感多在进食后出现,伴随食欲减退。疝囊压迫胃部或胃排空延迟为主要原因。日常应细嚼慢咽,避免碳酸饮料,急性发作时可使用二甲硅油乳剂缓解腹胀。
食管裂孔疝患者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巧克力、咖啡等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的食物。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夜间反流。肥胖者应控制体重,避免紧束腰带。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等报警症状,须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