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肠梗阻患者应避免自行揉腹,需及时就医治疗。肠梗阻是由于肠道内容物通过障碍引起的急症,揉腹可能加重病情,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尽快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胃肠减压等措施。
1、肠梗阻的病因复杂,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机械性肠梗阻常见于肠粘连、肠套叠、肠扭转或肿瘤压迫;动力性肠梗阻则与肠道蠕动功能异常有关,如术后肠麻痹或药物影响;血运性肠梗阻多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肠道缺血坏死。明确病因是治疗的关键,医生会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进行诊断。
2、药物治疗是肠梗阻的常用方法之一。解痉药物如阿托品可缓解肠道痉挛;抗生素如头孢类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可改善肠道蠕动功能。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3、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的肠梗阻。常见手术方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肠造口术等。手术目的是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术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
4、胃肠减压是缓解肠梗阻症状的重要措施。通过鼻胃管或肠管引流,可减轻肠道压力,缓解腹胀、呕吐等症状。减压过程中需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饮食调理在肠梗阻恢复期尤为重要。初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稀粥等;逐渐过渡到软食,如蒸蛋、豆腐、煮烂的蔬菜;避免食用高纤维、难消化的食物,如粗粮、坚果、油炸食品。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
6、肠梗阻患者需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久站,预防肠粘连复发。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肠梗阻是一种需要及时处理的急症,患者应避免自行揉腹或采取其他不当措施,尽快就医是关键。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胃肠减压及饮食调理等综合措施,大多数患者可得到有效缓解。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肠梗阻的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