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心肌病患者应严格戒酒。酒精性心肌病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心肌损伤性疾病,继续饮酒会加速病情进展,可能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
酒精性心肌病的核心病理改变是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毒性作用,表现为心肌纤维化、收缩功能下降。临床研究证实,戒酒后约半数患者心功能可部分恢复,而持续饮酒者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戒酒是治疗的基础措施,需配合限制钠盐摄入、控制液体量等生活方式调整。对于已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医生可能开具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改善症状。
部分患者在戒酒初期可能出现戒断综合征,表现为焦虑、震颤或心悸等症状。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学监督下的戒断,必要时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短期干预。即使少量饮酒也可能导致心肌损害不可逆进展,不存在安全饮酒剂量。患者需建立长期戒酒计划,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或加入戒酒互助组织。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需建立全面的心脏康复计划,包括严格戒酒、定期心功能评估、适度有氧运动及营养支持。日常饮食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1摄入,避免高脂饮食加重心脏负荷。建议每3-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监测心室结构和功能变化。家属应参与监督戒酒过程,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替代饮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