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脑出血患者无须介入治疗,是否需介入治疗主要取决于出血原因、部位及严重程度,常见影响因素有出血量持续增加、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动脉瘤破裂等。
1. 出血量增加动态复查显示血肿扩大时需介入止血。可能与高血压控制不佳或抗凝药物使用有关,表现为意识障碍加重,可考虑微创血肿清除术。
2. 血管畸形脑血管造影确诊的动静脉畸形需介入栓塞。这类结构性病变易引发再出血,常伴随突发剧烈头痛,需通过介入手术封闭异常血管团。
3. 凝血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难止血性出血需介入干预。常见于肝病患者或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者,需联合输注凝血因子和介入止血材料。
4. 动脉瘤破裂动脉瘤性出血需紧急介入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动脉瘤者可通过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治疗,预防致命性再出血。
恢复期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脑血管影像评估风险,介入治疗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改善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