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可通过彻底加热、避免交叉污染、注意储存条件、选择新鲜鸡蛋、检查蛋壳完整性等方式避免细菌污染。鸡蛋可能携带沙门氏菌等致病菌,不当处理可能引发胃肠炎等疾病。
1、彻底加热鸡蛋需加热至蛋黄和蛋白完全凝固,中心温度达到71摄氏度以上可有效杀灭沙门氏菌。水煮蛋应沸腾后继续煮8-10分钟,煎蛋需双面煎至完全凝固。溏心蛋或单面煎蛋因加热不彻底存在风险,孕妇、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食用。
2、避免交叉污染处理生鸡蛋前后需用肥皂水洗手,接触过蛋壳的器具需彻底清洗。生鸡蛋不宜与即食食品共用砧板,打蛋时避免蛋壳碎屑落入蛋液中。烹饪后的鸡蛋制品应在2小时内冷藏,复热需达到74摄氏度以上。
3、注意储存条件鸡蛋应冷藏于4摄氏度以下环境,存放时钝端朝上可延缓气室扩大。购买后应尽快冷藏,避免温度波动导致蛋壳表面凝露。散装鸡蛋保质期通常为15-20天,包装鸡蛋可按标识日期保存。
4、选择新鲜鸡蛋新鲜鸡蛋蛋壳粗糙有粉感,摇晃时无晃动声,沉水测试中会平躺杯底。超市选购时可查看生产日期,优先选择一周内生产的鸡蛋。有机鸡蛋与普通鸡蛋在细菌污染风险上无显著差异,关键取决于储存和烹饪方式。
5、检查蛋壳完整性裂纹蛋易被细菌侵入,发现蛋壳破损应立即食用并充分加热。清洁蛋壳时避免用水冲洗,湿布擦拭后及时晾干。若蛋清稀薄、蛋黄易散或散发异味,提示可能已变质,应丢弃处理。
日常食用鸡蛋建议购买正规渠道产品,烹饪时确保全熟,加工过程中生熟分开。出现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更需注意饮食安全。保存鸡蛋时可标记购买日期,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冷藏保存不宜超过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