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水肿是指脑组织内水分异常积聚导致的病理状态,常见于颅脑损伤、感染、缺氧缺血性脑病、代谢紊乱等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前囟膨隆等。
1、颅脑损伤:头部外伤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引发脑水肿。家长需观察孩子是否有嗜睡或异常哭闹,治疗需降低颅内压,可使用甘露醇、呋塞米、高渗盐水等药物。
2、中枢感染:脑炎或脑膜炎等感染性疾病常伴随脑水肿,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抽搐。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需抗感染联合脱水,如头孢曲松、阿昔洛韦、地塞米松等。
3、缺氧缺血:新生儿窒息或严重缺氧会导致细胞毒性水肿,表现为肌张力异常。家长需配合医生进行亚低温治疗,药物包括苯巴比妥、胞磷胆碱、神经节苷脂等。
4、代谢因素:严重低钠血症或肝性脑病等代谢紊乱可诱发渗透性脑水肿,伴电解质失衡。家长需监测患儿尿量,治疗需纠正原发病,常用药物有托伐普坦、谷氨酸钠、精氨酸等。
日常需保持患儿头高位,避免剧烈哭闹,定期监测瞳孔和意识状态,发现异常立即就医。母乳喂养患儿母亲应保持低盐饮食,人工喂养需按医嘱调整配方奶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