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脑膜瘤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多发性脑膜瘤通常由基因突变、电离辐射、神经纤维瘤病、激素水平异常等原因引起。
1、定期观察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肿瘤可定期复查MRI,监测肿瘤生长速度。每6-12个月随访一次,重点关注视力、听力等神经功能变化。
2、药物治疗生长缓慢的肿瘤可使用醋酸奥曲肽、依维莫司等靶向药物控制。药物可能与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抑制血管生成等因素有关,常见头痛、恶心等副作用。
3、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适用于3厘米以下肿瘤,通过伽马刀精准破坏肿瘤细胞。治疗前需评估肿瘤与重要神经结构的距离,可能引起短期脑水肿。
4、手术治疗占位效应明显的肿瘤需手术切除,根据位置选择开颅或神经内镜手术。手术难度与肿瘤包裹血管神经的程度相关,术后需预防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确诊后应避免头部外伤,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术后患者需进行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并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