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受伤可能由运动损伤、慢性劳损、外伤撕裂、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制动休息、物理治疗、药物干预、手术修复等方式治疗。
1、运动损伤:剧烈运动时突然发力或过度拉伸可能导致跟腱部分撕裂,表现为局部肿胀和活动受限。建议立即停止运动并冰敷,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缓解疼痛。
2、慢性劳损:长期重复性动作造成的跟腱微小损伤积累,常见于跑步爱好者,伴随晨起僵硬感。需减少运动强度并穿戴矫形鞋垫,急性期可使用塞来昔布胶囊、艾瑞昔布片或依托考昔片等口服药物。
3、外伤撕裂:直接暴力撞击或锐器伤可能导致跟腱完全断裂,伴随明显弹响和行走困难。通常与外伤史相关,需通过MRI确诊,部分病例需要行跟腱缝合术或肌腱转位术等手术治疗。
4、退行性病变:中老年人群因肌腱血供减少导致脆性增加,轻微外力即可引发断裂,多合并跟骨骨刺。需加强小腿肌肉力量训练,严重者可考虑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
恢复期应避免跳跃动作,选择坡跟鞋减轻牵拉力,适当补充胶原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肌腱修复,若出现持续疼痛或再次断裂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