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咳嗽可能由肿瘤压迫呼吸道、合并感染、胸腔积液、放射性肺炎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止咳药物、抗感染治疗、胸腔穿刺引流、激素治疗或调整化疗方案等方式缓解。
1、肿瘤压迫肿瘤生长可能直接压迫支气管或肺部组织,导致刺激性干咳。中央型肺癌更易出现该症状,常伴随痰中带血、呼吸困难。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位置,治疗上可采用姑息性放疗缩小肿瘤体积,或使用盐酸可待因片、复方甘草口服溶液等镇咳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考虑气管支架置入术。
2、合并感染癌症患者免疫力低下易继发肺部感染,常见细菌性肺炎或真菌感染,表现为咳嗽伴黄脓痰、发热。需进行痰培养检查,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真菌感染可使用氟康唑胶囊。同时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湿润。
3、胸腔积液肺癌或转移性胸膜炎可能导致胸腔积液,引发体位性咳嗽和胸闷。胸部CT可明确积液量,少量积液可服用呋塞米片利尿,中大量积液需行胸腔穿刺引流术,顽固性积液可注射注射用顺铂进行胸膜固定治疗。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限制钠盐摄入。
4、放射性肺炎胸部放疗后2-3个月可能出现放射性肺损伤,表现为干咳、气促。肺功能检查显示弥散障碍,胸部CT见照射野内磨玻璃影。轻症可用醋酸泼尼松片抗炎,配合氨溴索口服液祛痰,重症需住院进行氧疗和静脉激素冲击治疗。放疗期间应避免接触冷空气刺激呼吸道。
5、药物因素部分靶向药物如吉非替尼片、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可能引起药物性咳嗽,通常为无痰干咳。需评估咳嗽严重程度,1-2级可继续观察并服用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3级以上需暂停靶向治疗,更换为厄洛替尼片等替代药物。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肺功能。
癌症患者咳嗽需每日记录咳嗽频率、痰液性状和伴随症状,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烟雾粉尘刺激。若出现咯血、持续发热或呼吸困难加重,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加强营养支持,优先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吞咽困难者可添加营养补充剂,适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