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少量反流可能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心脏彩超、心电图、胸部X线等方式明确诊断。轻度反流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中重度需药物或手术干预。
1、肺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可能与先天性瓣膜发育异常或退行性变有关,通常表现为活动后气促、乏力。心脏彩超可显示反流程度,轻度者建议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若合并心力衰竭,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螺内酯片等药物。
2、肺动脉高压长期肺动脉高压可导致瓣环扩张引发反流,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咯血。需完善右心导管检查确诊,治疗以靶向药物为主,如波生坦片、安立生坦片,同时需低盐饮食并监测血氧饱和度。
3、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等先心病可能继发肺动脉瓣结构异常,儿童期即可出现发绀、杵状指。需通过心脏CT或MRI评估,轻度反流可观察,严重者需行瓣膜成形术或封堵术。
4、风湿性心脏病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可能损伤肺动脉瓣,多伴随二尖瓣病变。急性期需注射苄星青霉素,慢性期可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瓣膜严重变形时需考虑人工瓣膜置换。
5、感染性心内膜炎细菌感染瓣膜后可形成赘生物导致反流,表现为发热、瘀点。血培养阳性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疗程4-6周。若发生瓣膜穿孔,需紧急手术清除病灶并修复瓣膜。
日常需避免呼吸道感染,限制钠盐摄入,戒烟并控制体重。每6-12个月复查心脏彩超监测反流进展,若出现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应及时心内科就诊。无症状轻度反流者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竞技性体育项目。